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党建引领非遗传承创新 书写校地协同发展新篇章 —— 共建赫哲族鱼皮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发布日期:2025-04-07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4 年 12 月 10 日,哈尔滨华德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迎来黑龙江省抚远市非遗代表团一行。抚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丹丹率队与校方共同签署《赫哲族鱼皮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协议》,标志着校地双方在非遗传承、文化创新领域开启深度合作。


政校联动,共筑非遗传承桥梁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教师杨俊杰系统阐述了学院 “非遗 + 教育” 创新模式。作为黑龙江省高校非遗教育示范单位,学院依托 “艺媒匠心” 非遗社团,构建了 “教学 + 实践 + 创新” 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社团成立仅一年,成员规模从 6 人扩展至 60 余人,孵化鱼皮画、文创手工艺品等 20 余项成果,其中 3 项入选亚冬会文化创意产品库。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学院与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馆联合发起的 “非遗之光 ——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百家社区传播计划”,已覆盖 20 余所中小学及社区,惠及万余人次。


抚远市代表团高度评价学院在非遗活化传承中的探索实践。李妍副主任指出,赫哲族鱼皮文化是三江流域文明的活态见证,抚远市正通过非遗体验馆建设、文旅融合等举措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她强调,华德学院 “跨学科融合、产学研联动” 的美育模式为地方非遗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双方现场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将在师资培训、文创产品开发、文旅项目策划等领域深化合作,并共同筹备 2025 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非遗主题展览。


党建引领,打造非遗传承新高地

作为党员教师代表,杨俊杰着重强调党建在非遗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学院党委将非遗传承纳入 “课程思政” 体系,创新开展 “非遗技艺中的红色记忆” 主题党日活动,通过 “红色文化 + 传统文化” 双轮驱动,强化青年学生文化自信。今年以来,学院已举办教职工鱼皮技艺公益培训、“非遗进校园” 党建联建活动 12 场,相关经验获省委教育工委专题报道。此次与抚远市的合作,正是学院党委推动 “党建 + 非遗 + 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


未来,双方将以实践基地为依托,联合申报省级非遗研究课题,共同开发 “非遗研学” 精品课程,并探索 “非遗 + 乡村振兴” 的创新模式。正如李妍副主任所言:“赫哲族鱼皮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符号。期待通过校地合作,让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上一条:脊柱健康守护者,我们在行动!

下一条:艺术与传媒学院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宣讲会